查看原文
其他

震旦博物馆 楼层介绍|历代玉器

黄浦江畔文化宝盒 震旦博物馆 2020-11-10


叮~

还记得之前的《震旦博物馆参观指南》吗?

震旦博物馆|带你进入博物馆,参观指南来啦!


为了让大家出行前能先了解博物馆

我们推出了每层楼的专题介绍


今天带你参观三楼"历代玉器"

出发吧~




延伸阅读

#震旦博物馆 楼层介绍|古代陶俑#



展厅概览


“历代玉器”展精拣馆藏历代典型玉器,分设“古代玉器精品”、“汉代丧葬用玉”与“玉器古器物学研究”三个展陈单元,以不同视角揭示中国古代玉文化深厚内涵,在梳理历代玉器鲜明艺术风格及发展脉络的同时,具体呈现各个时期迥异的思想潮流、生活方式及美学观点。



推荐文物



  玉神人兽像(新石器时代 红山文化)

这件圆雕神人兽像材质温润,做工精美,造型极具代表性。神人像色泽青黄,质地温润。首部似牛,呈倒梯形,顶端两对角状物竖直高耸,两侧各有一尖立耳,耳下对钻一横向穿孔,五官以浅浮雕凸显,梭目上挑,鼻吻微翘。肢体为人形,作半蹲踞姿,上肢近鼻吻,叠交于膝头,膝部弯曲,臀部悬空,双足踏于月形台状物之上。立耳与角状物尖缘琢磨为刃边,上肢以中间宽深、两端尖浅的对角线区隔左右,足趾则以平行竖线表现,前额处一渐进式折纹带,将首部区隔为上下段,上段角状物如一“高冠”戴于兽首,额前、后脑及颈后下方另雕琢有斜向网格纹,具有典型的红山文化玉器风格特征。整体造型诡秘奇特,宛若沉思之状。


玉神人兽像(新石器时代 红山文化)

向左滑动查看文物介绍




  组项饰(西周)

两周时期,组玉佩颇为盛行。这类既有彰显身份地位作用,又具备华丽装饰效果的成组佩玉,是整个玉器系统中结构最为复杂的形制组合。这组西周组玉佩共包含二百九十一个零件,以玉璜、玉𤨕、玉戈、玉鱼、蹄形玉牌、兽面玉饰及龙纹佩等为主件,与冻石管,玛瑙珠及料珠等饰物连缀,在长椭圆形环状结构基础之上,利用左右连结、交叉、分岔等方式,串构为多层延展重圈组合式样。从其组合结构来看,应是佩于颈部的项饰。整组佩玉品类丰富多彩,连缀方式随意多样,具有典型的西周组玉佩风格特征。




组项饰(西周)

向左滑动查看文物介绍




  龙凤纹出廓璧(西汉)

全器主体为一标准“内圆外圆”璧,璧面琢饰乳丁纹。璧缘外侧透雕有龙、凤及窄环,窄环居中与圆璧相接,环面压地作三圈凸棱,环内透雕抽象纹样为饰;环上端与一龙叠交,龙首微昂,嗔目翘鼻,张口露齿,龙躯上蜷近环状,卷尾为獠牙衔咬,鬃鬣歧出弯转;环左右两侧各依附一凤鸟,双凤背向立于短柱之上,俯首挺胸,长尾后卷,一凤高冠长垂至胸,另一凤鸟无冠,凤鸟爪下及环龙身侧皆有云雾状缀饰。纹样线条宛转硬挺具有明显的抽象图案化趋势,主璧、窄环与龙躯三圆弧者自下而上递减叠交相连,形成和谐平衡的结构韵律感,整体造型繁缛华丽,姿态端秀。此件大璧出廓的透空纹饰已经开始有了抽象的表现,是向图案化发展的一个趋势,以此与其他同期纹饰相区别,值得参考赏析。


龙凤纹出廓璧(西汉)

向左滑动查看文物介绍




  金缕玉匣(汉代)

汉代贵族死后会使用一种由不同玉片与丝缕编缀而成、形似甲胄的殓服,这种玉质的殓服即被称为“玉匣”。这件金缕玉匣由2903块玉片组成,以金丝分片编缀头罩、脸盖、上衣前后片、左右袖筒、左右手套、左右裤筒以及左右脚套等部分,各部分于红布滚边后,逐次缝接为人体形状(人死后身体僵硬,为穿着方便而制)。其右侧大腿处见有一狭长铁锈痕,为贴身佩剑残痕,右侧食指外侧另附着两枚铜钱。这两枚铜钱的文字款式,可作墓葬年代上限判定的有力证明。



金缕玉匣(汉代)

向左滑动查看文物介绍




  羽觞杯(西汉)

羽觞常用作酒器,汉代亦可用于食器。这件羽殇杯由整玉雕琢而成,玉质青白温润,局部有红褐色沁斑。杯身椭圆如舟,两侧长缘边沿处各附一桥耳,以便执握。器表的纹饰可分为三层,上下两层为交错的春秋时期流行的虺龙纹,两两组成正向的兽面,中间一层主题纹饰为阴刻线的龙纹,在杯内壁口沿一圈阴刻汉代的羽纹。整器装饰风格是在复古纹样的基础上添加西汉特有的流行元素,从中可以了解到汉代玉工的设计理念与创新应用。



羽觞杯(西汉)

向左滑动查看文物介绍





三楼历代玉器的介绍到这里

文字和照片还不过瘾?

想要了解更多?

点击震旦博物馆数字展馆

身临其境感受参观乐趣哦!

#文物 × 互联网=永不闭幕的博物馆#


震旦博物馆

震旦博物馆是震旦集团创办人陈永泰先生回馈社会的一项文化志业。于 2013年 10月正式对外开放,是上海陆家嘴地区第一座私立博物馆。

博物馆常设展览以古代陶俑、历代玉器、青花瓷器及佛教造像为主题,特别展览则进行一系列当代艺术领域的尝试,开展历史文物更多维度的交会,体现更丰富多元的视野。并举办丰富多彩的讲座、白领之夜及文化体验等活动,达成公共教育推广。


购票直通车



版权声明:

1.本公众号所有原创内容图文的著作权、版权,均归微信公众号“震旦博物馆”所有。

2.其他方式转载或引用本公众号内容与观点,请表明转载及出处。

点击阅读原文,即可至官网了解更多!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